为培养档案学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社会历史学院于4月27日举办第三届档案学专业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本次大赛由共青团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委员会主办,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档案学系和图情档群英社联合承办。比赛现场邀请有丁春梅老师、钟文荣老师、隋鑫老师、肖向华老师、马伏秋老师担任评委。
档案学系主任丁春梅老师在致辞中提到,此次比赛旨在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展现档案学子的风采,促进档案专业知识学以致用。
比赛现场精彩纷呈,九支参赛队伍展现了档案学人的巧思。
2019级档案学潘航航团队
《天空档案馆》项目中将档案与时下在年轻人群体中兴起的剧本杀桌游相结合,成功达到“档案文化破圈”的目的。剧本杀的背景设定在科技发达的“天空档案馆”,剧情围绕档案馆中的“布袋木偶戏档案”展开。团队在构筑与精彩剧情的同时,恰当地融入了档案元素。例如档案号知识科普,档案馆选址的含义等。这不仅让体验者沉浸于富有档案文化特色的剧情中,更促使他们深入了解档案知识。作品展现的档案宣传新思路受到评委们一致肯定,最终以88.75分摘取本次大赛的桂冠。
《天空档案馆》 - 2019级林海雪原团队
“历史是流动的河,档案是沉积的沙”。2019级林海雪原团队《东行多“侃”途——册封琉球手指动画》项目以《使琉球录》《明清士大夫与琉球》为依据,以琉球使陈侃为原型,通过手指动画演绎的方式,展现了主人公阿侃从被任命为琉球使、航行,册封琉球并最后回国的故事。项目展示视频生动有趣,寓教于乐,是中琉档案内容的艺术呈现。2019级档案学饶泽宏团队《“档案与我”APP》项目中展示了“档案与我”APP这一款集档案概况、档案建筑、文创商城于一体的服务型APP,旨在带领大家认识档案。两支团队的创新性受到评委们的好评,荣获二等奖的佳绩。
《东行多“侃”途——册封琉球手指动画》 - 2019级档案学章宇乐团队
“八闽小康路”团队以“桌游+档案”的形式,聚焦福建脱贫攻坚事迹,通过查阅福建省档案馆、宁德市档案馆、泉州市档案馆及福建省方志办等单位收藏的档案史料与编纂的文献作品、大事记等资料,挖掘福建脱贫攻坚的经验,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对学生群体开展党史教育,让学生们在游戏中体悟脱贫精神。2020级档案学崔雨萱团队从侨批档案申遗前后相关工作着手展开调研,深入了解侨批档案申遗前后所做的工作,探讨并总结出有价值、有意义的记忆类文献保护开发方案。2021级黄卓歆团队以探寻式地图解说+互动视频的展示形式,展现闽南语对当今世界的深远影响、闽南语面临的发展困境以及档案在闽南语宣传保护中发挥的作用,探索闽南语未来的发展之路。
大赛最后,钟文荣老师、隋鑫老师和马伏秋老师对参赛作品进行了精彩点评。钟文荣老师从作品的创新性、档案专业属性和作品的有形层面上进行了点评,同时也指出各个作品尚存的不足之处,从作品形态与主题的衡量、作品的表现手法、档案学专业的辨识度等方面提出建议,助力同学们后续作品的打磨。
隋鑫老师提出团队应在作品的价值、现实可行性和作品核心竞争力三个方面上进行更具体的阐释,为同学们优化作品提供了方向。马伏秋老师强调了作品应关注档案宣传、档案工作的推广及公众档案意识的提高,把握好专业定位,突出档案元素,追求对档案工作有益、对档案事业有益的目标。
经过激烈角逐,潘航航“天空档案馆”团队获得一等奖;饶泽宏“心中有档”团队,林海雪原“对对对队”团队获得二等奖;崔雨萱“福建师大侨批研究课题小组”、章宇乐“八闽小康路”团队、简之琳“拖延远离我队”团队获得三等奖;章宇乐 “学‘习’小分队”、黄卓歆“21级档案宣传小分队”、黄梓萌“努力一定队”团队获得优秀奖。
档案事业关照过去、服务现在、面向未来。本次大赛是一次突破自我,聚焦创新的挑战,为我院大学生搭建了“学院引导,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的创新作品展示平台,激发了广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为档案科技创新注入新的活力。下一步,学院也将采取更多的激励措施,助力同学们的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