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6月,时任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通过共青团中央发起的“希望工程”,对接到了平潭县贫困失学儿童林冬梅。此后十二年,习近平同志每年都从自己的工资里拿出一部分钱来资助她,从她上小学四年级直至大学毕业。其间习近平同志经常关心林冬梅的学习和生活,先后八次看望、五次回信,并多次给她送去学习和生活用品,鼓励她努力克服家庭困难,坚持勤学、苦学、善学,用实际行动报答亲人的养育之恩,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报效祖国。
3月28日,《中国青年报》刊发了《习叔叔连续十二年资助我圆“读书梦”——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三十二)》,社会历史学院迅速组织师生研读学习,展开热议,结合自身学习和工作实际谈思考体会。
本科2019级辅导员 王华
在《习叔叔连续十二年资助我圆“读书梦”—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采访实录中谈到,时任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与林冬梅通过“希望工程”项目结成“一帮一”帮扶对子,此后十二年间持续关心林冬梅的学习和生活,先后八次看望、五次回信,此举无一不体现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特别是教育扶贫的重要论述。“扶贫先扶志,要更加注重教育脱贫,着力解决教育资源均等化问题,不能让贫困人口的子女输在起跑线上,要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习近平总书记长期以来一直重视教育扶贫,身体力行着教育扶贫的理念。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理念,不断践行教育工作的初心使命,以实际行动传递爱与温暖。
本科2020级辅导员 傅利琴
通过学习《习叔叔连续十二年资助我圆“读书梦”》采访实录,我深深被习近平总书记对贫困学子的关怀关爱所感动。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身边也有一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如何做好这些学生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的做法给我提供了很大的启发。针对各类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仅要学好、用好国家资助政策,更要用爱做好帮扶工作,培养受助学生踏实成长、自立自强、关爱他人、回馈社会的良好品质,在学生心中播下希望、奋斗、感恩的种子,鼓励学生靠近光、追随光、成为光、发散光,推进教育精准扶贫,这不仅是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更是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
社会历史学院2021届本科生、福建师范大学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向阳党支部书记 吕洪珏 ,现支教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黄铎堡学校
作为一名正在祖国西部基层支教的青年大学生,除了做好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之外,我们还与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积极对接,为当地家庭困难但品学兼优的学生们提供物资帮助,特别又是与林冬梅就读于同一所大学、同一个院系,因此学习《习叔叔连续十二年资助我圆“读书梦”》采访实录的过程引起了我深深的共鸣,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困难群体的关心关爱、对青年群体的殷切期望。我们的工作无比神圣、我们的事业光荣无比,我们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一是继续高质量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有机统一中培养学生“从小就要树雄心、立大志,爱祖国、爱人民、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二是继续用心用情用功做好困难学生帮扶工作,积极传递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心关怀,“让每个孩子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三是开创性做好教育帮扶工作,通过积极参与支教地“县域教育综合改革”等措施,为乡村振兴、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大学生的智慧和力量。
社会历史学院2021届本科生,福建省2021年选调生,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龙山镇坪埔村委会主任助理 叶伊贤
作为一名受过国家资助的对象、曾经的福师大学子,《习叔叔连续十二年资助我圆“读书梦”》这篇推文让我深受感动。回望二十余载的求学之路,因家境贫寒、经济拮据而磕磕绊绊、跌跌撞撞,经历过不少坎坷与苦难,但感受甚多的是国家社会之温情。2017年9月,我来到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成为一名档案学专业的学生。在这温暖有爱的校园里,在师长同伴的关心中,在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项目的帮助下,我顺利完成学业,并获得诸多荣誉。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寄语青年大学生:“同学们的忧国忧民,只有到基层中去、到实践中去、到人民中去,才能真正知道所学的知识如何去发挥、如何去为社会作贡献。”于是,2021年6月毕业后,我保持着对国家和社会的感恩之情,报考选调生,到基层墩苗扎根。入职以来,我始终提醒自己“说村话是基本,知村情是义务,走村路是常态,解村忧是职责”。作为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龙山镇坪埔村委会主任助理,我在疫情防控中担当作为,在换届工作中记录民意,在日常村务中履职尽责,在国情调研中思考分析。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厚植为民情怀,勇担青年使命。
2020级中国史研究生 蒲素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年里,不间断的资助平潭县贫困失学儿童林冬梅,帮助其直至完成大学学业。涓涓细流汇成滔滔江海,春风化雨滋润芬芳桃李。习近平同志最牵挂的始终是困难学生,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亦是扶贫工作的重要任务,他用实际行动表达对人民的挚爱和为民服务的情怀。
同时,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举措,也培养了受助学生的感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每个受助学生都明白了“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的道理。林冬梅也不例外,2020年4月转岗到福州市教育服务与学生资助中心,为贫困学生资助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利用各种机会帮助贫困学生。漫漫求学路,学生资助就像静静等候的一个个驿站,为困难学生的每一程求学之路加油鼓劲、发光照亮。于我个人而言,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意味着更多责任。小至日常生活里对同学的点滴关怀与帮助,大到学有所成之际对社会的回馈,真正地将党员的先进性付诸实践。
从资助贫困学子到为国为民夙夜在公,习近平总书记走过坡急沟深的盘山路、走过覆满冰雪的乡村路,一直风雨兼程、一往无前。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今天,他正带领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行。
2020级中国史研究生 康丹平
十二年间、八次看望、五封回信;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从福建、浙江再到北京,习近平总书记从未错过冬梅成长路上的每次帮助,作为资助人,他关注的不仅仅是冬梅学姐的成绩,更多次嘱咐她要照顾好身体、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坚毅的品格,不断进步!
十多年的帮助,给与冬梅学姐无穷动力,激励她不断向前,最终顺利地完成每一阶段的学习。学成之后的冬梅学姐更是懂得感恩,知道回馈社会,并且像习近平总书记那样用自己的力量为贫困学生“圆梦”,把大爱传递下去。
读了冬梅学姐的故事,我很感动。我和冬梅她一样,家境贫困,上学期间收到过很多帮助,并且享受国家“助学贷款”的好政策,为家庭减轻了许多压力,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党的呵护和社会的关爱,我们都是幸运的人,我们都赶上了国家的好政策。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的帮扶,给我们每个阶段的成长指明了努力方向,也给了我们克服困难拼搏前行的智慧和勇气。如今,我即将毕业,我希望自己学成之后能够如习近平总书记期待的那样,像冬梅姐姐一样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用自己的力量回馈社会!
2020级 学科教学(历史)研究生 张琳娟
希望工程项目从1989年发起至今,通过援建希望小学和资助贫困学生两大主要项目,资助我国多个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让希望之火熊熊燃烧。正是希望工程的支持,才能让更多学子来到理想的校园,通过学习实现梦想。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也可以像林冬梅同志一样用自己的方式给予这个社会更多的温暖。就我自己而言,我的家庭在高中时期受到一些经济上的困难,在大学时曾一度陷入交不起学费的境地,但是社区为我申请了国家助学金,因此我的大学生涯才得以延续。大学期间也因努力学习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等多种形式的补贴,使我真切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爱。因此,自大学本科起,在课余时间我都会积极投入到志愿者工作之中,曾参加过两次数字中国峰会做志愿者,通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以月捐的形式,给世界上的更多儿童送去力所能及的帮助。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迈不开双腿也无法抵达”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仍值得我们关注,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在学有余力之时应该把目光投向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力所能及的给予他们帮助。“夜色难免黑凉,前进必有曙光”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教教会我们用实际行动,把对贫困学子的爱传承下去,鼓励他们对未来保持信心与希望。
2018级历史学本科生 李美婵
读完林冬梅同志的故事,我心中颇有感触,想到了自己过去的经历。和冬梅同志不同,我是进入大学之后,才不断地深入接触到贫困生资助政策。大学期间,我的家庭经济因为各种突发状况不断受到打击,万幸在党和国家的资助之下,我基本能够凭借国家奖助学金以及其它学生奖学金来维持日常生活开销,帮助父母减少经济负担。党和国家的帮助,如雪中送炭,缓解了我的窘况,这一份恩情我会始终铭记。
党和国家的关爱,给予了我无穷的动力,激励着我自强不息。在学校学习的日子里,我和冬梅同志一样,脚踏实地,刻苦学习,除了学习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我还注意参与志愿活动,希望能够以自己的微薄之力为社会服务。当然,在步入社会工作以后,我会秉持着这份感恩,以林冬梅同志为榜样,在进取中回馈社会。在习近平同志的激励之下,林冬梅同志参加教师工作以后,常常竭尽所能地扶贫助困,关心家庭贫困的孩子。我想,我在日后的教师生涯中,也会帮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孩子,让每个孩子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
2019级历史学本科生 林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说他是响应党的工作号召,参与希望工程结对帮扶工作的。作为党员,习近平总书记以身作则关心下一代、关注学生教育。这让我对共产党、对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了更深的领悟。而林冬梅同志在校努力学习,勤奋刻苦,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一直资助贫困失学儿童,传递自己所接收到的善意,也让我十分感动。作为一名预备党员,习近平总书记对下一代在物质和精神上的关心和爱护给了我无限的鼓舞。我也积极参加教学技能比赛,所获奖金拿出一部分捐助给华坪女高的张桂梅助学会,略尽绵薄之力。作为一名师范生,作为人民教师预备役,我更要学习林冬梅学姐,用青春奉献教育,守好三尺讲台,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的人才。
2019级历史学本科生 林育苓
在这段与习近平总书记的动人往事中,最令我感到触动的是院友林冬梅同志从教育扶贫事业的受益人到奉献者的身份转变。有一种力量叫传承,这样的故事其实也随时随地在我们身边上演,林冬梅的帮扶对子习近平总书记的一言一行不禁让我想起我在未来卓越教师学会的结对子孙续杰学长带给我的帮助。他们二人都来自中国共产党这个伟大的集体,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传递理想、信念与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不要感谢我,要感谢党,感谢‘希望工程’。你们学习好,就是我们最大的欣慰!”在中国,正是有着这样伟大的政党和政府凝心聚力,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美好,这也更加坚定了我入党的信念,那就是成为这团希望之火中的一簇跳动的火苗,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更多的人!如今我也有了自己需要帮扶的对子学弟学妹,我也会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将爱与希望传承下去,在这片土地上续写美好的故事!
2019级历史学本科生 王淑清
阅读《习叔叔连续十二年资助我圆“读书梦”》访谈录,感受到了字里行间的默默温情,了解到习近平总书记连续资助林冬梅女士上学的故事。除了物质上的资助,总书记更是通过了看望、书信往来的方式,从精神上对其殷殷教诲,给予其希望与温暖。从中可以感受到资助所发挥的作用,让家庭贫困的林冬梅学姐有了继续求学的希望,有了改变人生的机会,而她在接受帮助中成长起来,又用自己的能力帮助后辈,通过“希望工程”结对助学,资助了四位小学生和两位大学生,让爱薪火相传。今天我们所处的大学有着各种奖助政策,而这些渠道也让更多有能力的贫困学子有了追梦的机会。作为年级助学部部长,我所做的仅是将各种奖助资料整理汇集的工作,而这些资料背后却透露出困难学生的需要、国家有力的支持以及党的关怀。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一名预备党员,深知“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我将勤于学习、敏于求知,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平常生活中,尽可能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社会做出应尽的贡献和义务,从而在追去真理的道路上躬行实践、厚积薄发,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2020级历史学本科生 赵恒煊
学习了《习叔叔连续十二年资助我圆“读书梦”》,我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的关爱,对于教育事业的殷切厚望习近平总书记日理万机,但仍然不忘记关心生活困难的青年人,他不仅在物质上给予林冬梅学姐足够的支持,也在精神上鼓励林冬梅学姐要克服困难,向上向善,努力增长才干,回馈社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林冬梅学姐的谆谆教诲和殷殷嘱托也激励着我。作为青年人,我们要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叮嘱,努力克服家庭困难,坚持勤学、苦学、善学,要踏实成长、自立自强,用实际行动报答亲人的养育之恩,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报效祖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彰显蓬勃的青春力量。
2020级历史学本科生 马悦
通过学习《习叔叔连续十二年资助我圆“读书梦”》采访实录,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大学生的亲切关怀和殷勤期望。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从小就要树雄心、立大志,爱祖国、爱人民、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努力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不论生活条件是好是坏,我们都要保持有志气肯用功的心态和艰苦奋斗、不断前进的姿态,用我们的不懈奋斗来换取青春出彩的人生价值,捍卫来之不易的岁月静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2021级图书馆学本科生 杨颜僖
通过阅读《习叔叔连续十二年资助我圆“读书梦”》的采访文章,我为资助圆梦情动容,学姐如今的卓越成就离不开自己的奋力学习,离不开主席的关怀,更离不开国家对青年一代的关注。这种关心不是嘴上说说,而是落实在十几年里的殷切叮嘱,落实在每一个成长节点的衷心祝愿,落实在每一个向善向好节点的指引。学姐作为曾经的受教人,也将温情给了需要帮助的人,用实际行动传递着主席和社会的人关怀。
此次座谈会给我很大的鼓舞和力量,我将继续秉持在校内博览古今、增进学识,在校外点火筑梦发光发热的初衷,继续为实现理想抱负而奋进。为践行志愿服务精神,我于上周成功加入美丽中国第十届梦想老师的队伍,利用课余时间带给乡村学生知识和希望。未来我也将继续参加社会实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播更多的能量。
2021级图书馆学本科生 郑林
一封封真挚的来信包裹着感人的话语、细腻的叮嘱,阅读完林冬梅学姐的采访实录,我颇受感动。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希望工程”项目连续十二年资助学姐,先后八次看望,五次回信,这让我真切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情真意切、心系青年,更体会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青年一代成长的关心关怀和殷切希望。在来信和谈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也一次次勉励青年在苦难中成长,在奋斗中前行。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青年、关怀青年、信任青年,将青年教育放至重要位置。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曾经的受助者,冬梅学姐如今从事资助工作,以实际行动反哺社会,将这份关怀撒向更多角落。入学以来,我非常幸运并感恩能参与助学项目,在学生助理岗位上,认真负责,脚踏实地。我将以本次学习为契机,铭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期望和谆谆教导,不负青春,待学成之时回报社会。
2021级图书馆学本科生 何婧茹
伟大的新时代,呼唤乘风破浪的弄潮儿。正所谓“吃水不忘挖井人”,愿我们少年,乘风破浪,他日不忘化雨功。
当年习近平总书记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参加“希望工程”结对救助工作,埋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对林冬梅学姐十二年不间断的资助,八次看望,五次回信,让我们为之动容。如今我们看到,这颗种子已经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变成了一株同样能为他人遮风避雨的凌云之木。
林冬梅学姐的暖心帮扶故事,是当今时代各级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社会各界人士努力改善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救助贫困失学孩子重新入学这一伟大壮举的一个完美缩影。
我相信,以灯传灯,终至万灯皆明。同时也认识到,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怀揣远大理想,牢记党的嘱托,肩负时代使命,在师大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毕业后回报社会,在实现复兴梦的道路上奋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