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3日下午,寻根溯源团队前往福州市鼓山东南麓、闽江之畔的马尾区魁岐村福州制药厂附近地域,开展第一次福建协和大学建筑群旧址寻访活动,初步探寻福建协和大学的生存现状,为研究的深入奠定基础。本次活动由队长张武镇负责领队,团队全体成员参与。
活动当日,成员们于中午11点30分在文科楼前大榕树下集合,按照计划路线,先乘坐126公交至鱼池站换乘112路到达魁岐铁道口,而后沿福马铁路往东直行,在临近魁岐互通立交桥左拐上行。寻访途中,首先屹立眼前的是福建协和大学校长楼,该处是整个学校的最高处,正面朝南,住宅屋顶为卷棚硬山式,中国北方官式风格。随着寻访的深入,成员们又发现了福建协和大学教授楼,由于光线充足显得整栋楼十分明亮,楼为双拼结构,中西合璧式建筑在历史的沉淀下更添神秘色彩。杂草丛生的小路延伸,将团队成员引领至福建协和大学第四宿舍(女生宿舍)前,宿舍共五层,顶层楼面与檐口距离较近,部分位于屋顶空间内,窗户较小。其他诸如光荣楼、光华楼、光国楼等楼由于位于海王药业厂区内部不允许进入,团队成员在与保安交涉未果后无奈离开。
本次活动为团队成员架构了福建协和大学的整体概念,使成员们进一步了解福建师范大学的“前世”,激发了团队成员探寻相关历史的兴趣,同时培养了团队成员的默契,为团队接下来的研究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供稿/社会历史学院 陈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