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思政工作  团学风采

研大圣信俗,识历史底蕴——我院大圣信俗实践队赴台江区清泉庵调研

时间:2023-03-25浏览:36

35日,我院大圣信俗实践队成员前往福州台江区道教玉封齐天府霞江清泉庵进行访谈调研。调研过程中,清泉庵负责人唐主任向实践队详细介绍了清泉庵的历史渊源背景、发展历程、所处独特的地理位置、相关的历史典故以及庙内大圣塑像、组织管理方式等内容,实践队收获颇丰。

玉封齐天府霞江清泉庵位于美打道古榕树旁,始建于清光绪帝年间解放后,因苍霞洲而得名。在八百多年前的宋元时期,苍霞一带仍处于茫茫大江水域之中。到了宋元之后,由于闽江上游洪水带下的泥沙,不断沉积,于是在明代逐渐形成了许多洲渚。清泉庵一直保留完整,六十年代毁于非常时期,丁巳年(1977年)进行修复,丁亥年(2007年)按古时原貌重建。庵内供奉《西游记》中为民间扬善除恶的斗战胜佛齐天大圣孙悟空,黑、白大圣三尊石神像,以及观世音菩萨等诸神,鲜明体现了福建多神崇拜的地域特色。

据负责人介绍,在清朝光绪三年(1877年)五月初五,上路(闽北)山洪爆发,加上阴雨连绵,闽江猛涨,福州被淹,上游有一神龛漂流而下,乡人后将神龛抬回到岸上的一棵大榕树上供奉(如今这棵大榕树仍在清泉庵内),发现龛内写有孙黑白三圣爷字样,于是乡民便焚香朝拜,后来香火渐旺,历经百年之久,不断修葺扩建,三圣爷也逐渐成了苍霞洲一带水陆交通,商贸行旅的保护神。

2000年,为适应民俗活动与文化交流,清泉庵在原址上进行了重建,并新塑三尊高大的重达五吨的孙、黑、白三圣王神像,一眼望去尤为雄伟壮观。

在访谈过程中,负责人深入分析了清泉庵大圣信俗在当代转型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认为清泉庵大圣信俗正面临着历史资料整理不够完整、文献保存形式存在不足的问题。对此,大圣信俗实践队不断探寻相应的解决办法,在大圣信俗的研究方面持续发力,以求为弘扬与发展大圣信俗贡献青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