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日,由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和中华畲族文化与慈善基金会共同举办的“田公(雷海青)信仰文化海外传播论坛”在福建师范大学顺利召开。论坛由福师大社会历史学院黄建兴副教授主持,参与研讨的专家学者和嘉宾有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叶明生教授、中华畲族文化与慈善基金会副会长雷少龙先生、理事兼道教文化交流中心秘书长钟明先生、福安市赛歧元帅宫理事会理事长钟长宝先生,理事郑仲发先生、江苏道教正一坛主持杨罗森道长及十多位宗教学硕士研究生。
论坛上,学者们各抒己见,对田公(雷海青)信仰文化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叶明生教授首先简要回顾了学界多年来对田公元帅信仰文化的研究,接着他根据自己多年来的田野积累,结合历代文献资料,分析了福建各地区田公信仰文化的内容与特色,并从中国古文字学和传统周易哲学的角度,讨论了民间田公信仰文化与雷海青信仰文化的结合。雷少龙副会长详细介绍了中华畲族慈善基金会近年来开展的重大活动,特别是相关福建道教与民间信仰文化在港澳台及东南亚的交流方面,他表示基金会今后会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重点开展田公(雷海青)信仰文化在海外的交流活动,促进该信仰在海外的传播与发展,并挖掘雷海青信仰与畲族族群的关系。
钟长宝先生重点介绍了福建省福安市赛歧元帅宫及其该宫庙近年来所开展的田公元帅信仰文化节活动,展示了相关的视频和图片。钟明先生详细介绍了中华畲族文化与慈善基金会道教文化交流中心在闽东道教科仪传承与发展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及田公(雷海青)信仰宫庙在东南亚的数量和影响。江苏杨道长参加了为庆贺香港回归二十周年的“罗天大醮”道教仪式,他为大家分享了参与此次醮仪的感想,指出道教科仪文化在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促进祖国统一方面的意义。黄建兴副教授对历史悠久的田公信仰文化作了宗教人类学式的解构,探讨了田公多元神格功能(村落保护神、道坛神、戏神和武术神)形成过程,及其与宋元道派运动、明清戏剧与清末民防组织的关系。他还对本次论坛作了总结,强调学界与宗教界加强交流与合作的必要性,文化研究与文化建设应该并行不悖,理论研究与实践建构应该双管齐下,共同探索道教和民间信仰发展与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之路, 促进优秀传统宗教文化的海外传播。
(供稿/社会历史学院 钱金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