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城新雨启新程,研墨凝思耕学长”。4月24日—4月25日,由福建省教育厅主办,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承办,新罗区教师进修学校协办的2025年福建省基础教育“下沉式”教师培训第一阶段培训(新罗区历史、地理专场)在新罗区顺利举办。
4月24日下午,“下沉式”教师培训活动在新罗区教师进修学校正式启幕。龙岩市新罗区教师进修学校陈英敏书记兼校长和石狮市教师进修学校地理教研员、泉州师范学院兼职副教授叶良煊等专家学者出席开班仪式,与来自新罗区146名中学历史、地理学科教师齐聚一堂,共同开启这场教育研修的深耕之旅。
开班仪式由龙岩市新罗区教师进修学校历史教研员张益玲老师主持,陈英敏校长致辞。陈英敏校长指出,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推进的关键阶段,本次培训通过专家送教、靶向指导,旨在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要求,破解“核心素养落地”“教学评一体化”等实践难题。这既是省教育厅构建精准施训体系的重要部署,也是助力基层教师突破教学瓶颈的重要举措。陈英敏校长鼓励教师们以空杯心态投入学习,积极将培训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推动区域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
历史学科专场
1.示范课
宁化滨江实验中学高级教师刘志明老师在龙岩二中开设《古代人类的迁徙与区域文化形成》示范课。该课以历史学家吴于廑的全球史观为脉络,运用贝希斯敦铭文等一手史料,通过地图动态解析印欧人迁徙路径,深度剖析游牧民族大迁徙对亚欧大陆政治格局与文化交融的影响。刘老师创新采用“史料实证+文明互鉴”双主线教学,带领学生像历史学家般解构文化冲突中的认同机制,在中西文明比较中揭示人类文明演进规律,为历史教学提供跨学科融合新范式。
2.专题讲座
上杭县第一中学正高级教师李义初老师开设题为《高考复习冲刺阶段的教学关键探讨》的讲座。李老师指出,在复习冲刺阶段的教学首先要精研高考真题,把握 “一核四层四翼” 评价体系,明确其在试题中的具体体现,找准教学方向。其次,要精析学情,了解学生知识、能力和素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确定教学起点。再次,应基于高考要求与学情差距,精准施策,切实提升教学实效。李老师最后强调落实 “评 - 学 - 教” 一致性是高考复习冲刺阶段教学的关键。此次讲座为众多一线老师提供了有益指导。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丘新洋老师开展题为《统编版历史教科书内外的中央红军长征史》的专题讲座。丘老师以“长征”概念的溯源为切入点,结合教科书文本与档案、回忆录等鲜活史料,生动展现重大历史场景的诸多历史细节,揭示战略决策背后的逻辑与革命智慧,助力教师精准把握教学精髓。讲座尾声,丘老师特别向参训教师推荐杨炳章《从革命到政治:长征与毛泽东的崛起》一书,为理解长征与中国革命提供多维视角。
南安市华侨中学高级教师王水源老师开设题为《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之史料实证培养路径》的专题讲座。讲座紧扣新课标史料实证素养培育要求,围绕“素养目标—方法构建—实践转化”逻辑主线展开。通过“光绪帝死因”等典型教学案例,系统解析如何通过史料分类、多源互证和时空背景溯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针对教学实践难题,王老师强调要遵循史料实证的核心原则,设计多元对比任务,将实证逻辑融入日常教学,促进史料实证素养从概念认知向实践能力转化,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教学范式。
地理学科专场
石狮市教师进修学校高级教师叶良煊老师带来了《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学》专题讲座。叶老师从教学评一致性的意义、内涵及实施方法三个维度展开分享。在过程中,叶老师结合大量实例,强调高中地理教学需明确目标、开展思维结构评价、设计生成性教学活动,以达成围绕“目标”的一致性教学。他还建议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多鼓励学生,关注教学的效度,提升教学有效性。此次讲座为教师们提供了实用的教学思路,受到广泛好评。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此次新罗区“下沉式”教师培训活动聚焦中学历史、地理学科,“精准滴灌”,内容涵盖了教学评一体化、高考复习策略、核心素养培养等关键议题,既有理论引领的专题讲座,又有实践导向的课题观摩,以创新协同机制与示范引领推动教育质量提升。本阶段培训活动虽已圆满结束,但教育探索永不止步,参训教师将带着研修成果投身教学实践,通过持续深耕课堂改革,在专业发展之路上实现从经验积累到能力跃升的跨越,形成“教师专业发展-课堂质效提升-教育生态优化”的良性循环,为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注入源头活水,持续赋能福建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