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桃李芬芳、万物竞秀的四月,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贯彻落实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提升县域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基础教育“下沉式”教师培训工作的通知》(闽教办师〔2025〕4号)文件要求,2025年4月16日至17日福建省基础教育“下沉式”教师第一次集中培训历史、语文松溪县专场在松溪一中顺利开展。
本次培训由福建省教育厅主办,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承办,松溪县教师进修学校协办,聚焦初高中历史、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我院郑士璟副教授、周至杰副教授与文学院冯直康副教授带领五位初高中历史送教专家团队老师精准下沉,通过专家讲座、课堂观摩等形式,服务一线,为松溪县75名初高中历史、高中语文教师带来五场讲座,三节观摩课,为老师们提供了高水平、高质量的学习平台。
松溪县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宗剑、松溪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黄洪波、副校长魏萍、松溪县教育局中研室负责人金素琴及县进修学校教研员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开班仪式
“杏坛春雨沉闽北,一寸研思一寸晖”。4月16日下午开班仪式上,松溪县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宗剑强调,“下沉式”培训是省教育厅对松溪县基础教育的一次精准扶持,是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推动松溪县历史、语文学科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契机。希望参训教师们珍惜机会,以“归零心态”潜心学习,将所学转化为教学实效。
我院郑士璟副教授致辞,希望高校与中学的双向奔赴能够在教学理念、方法创新和资源整合等方面与基层老师们分享更多的优质资源,通过精准化、实践性的培训模式,推动松溪县初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历史学科专场
专题讲座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郑士璟副教授开展了《统编初高中历史教材的实施与转化》的专题讲座。他从国际背景溯源我国核心素养的缘起及发展历程,指出应从提升人的核心素养角度理解历史核心素养。提出学习的起点是学生,因此历史教学要有趣、有料、有思想,历史作为寻找理解的角色而起步,历史学习成就以“知道怎样去知道”目标,强调历史教育应服务于学生的社会智慧与幸福生活的能力,真正实现学科育人价值。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周至杰副教授作题为《新课标下中学历史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反思》的专题讲座。他从历史的认识论与本体论出发,结合多组生动的教材案例,分析了探究式学习和历史叙事的重要性。认为探究式教学的起点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应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进行历史探究与历史叙事。强调历史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每一位学生能够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进而成为历史叙事的主体。
福建省福州高级中学高级教师黄俊伟老师作题为《高三历史一、二轮复习的差异与实施策略》的专题讲座。黄老师指出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内容对于专题复习的重要性,强调一轮复习要“先见森林,后见树木”。教师应按照通史框架进行学科素养为核心的大概念、大单元教学,帮助学生将知识整体化、结构化,构建宏观的复习视野。二轮复习要总结一轮,依标备考,把握方向,注重成效。强调二轮复习要“把书读薄”,攻重难点、破高频点、扫易错点、精讲精练。黄老师的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有案例分析,对高三历史复习提出了科学有效的实施策略,凝聚了他多年来的历史探索研究成果,可谓干货满满。
福建省福州市高级教师林锦锋老师开展了《基于学科思维的初中历史复习课策略探究》的专题讲座。林老师以播放《世界文明简史》视频片段引入,以文明的“变”与“不变”为切入,强调历史学习中把握大线索的重要性,指出历史教师应注重从整体到细节梳理历史知识。提及历史学习要素时,林老师重点讲解时空因素,强调教师应重视时间节点。此外,林老师还列举了多元一体、传统文化等重要话题。内容丰富,指导性强,为初中历史复习教学提供了清晰策略和方向,对提升教师教学及学生复习效果意义重大。
示范课
福建省宁德市民族中学高级教师郭仕惠老师作题为《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中国早期现代化与近代社会嬗变(1840-1919)》的专题复习。在导入部分,郭老师通过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阐述近代化的概念,引出本次课的主题。郭老师强调学生在二轮复习阶段应融通教材,回归教材,熟悉教材的章节,梳理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发展脉络;通过时间轴,重构主干知识,引导学生一步步理解核心概念;并结合本课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分享、展示探究成果。郭老师紧紧围绕着高考考查目标要求,以具体实例对高三第二轮复习模式做了可贵的探索,给人以新的启迪。
福建省福州格致中学高级教师杨莹老师开展了以《千里丝路,万里长歌 ——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为主题的历史观摩课。杨莹老师以视频“丝路画卷” 导入新课,迅速吸引学生目光,巧妙构建起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间的逻辑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杨老师首先通过与学生共研初唐壁画《张骞出使西域》,引导学生分析图像史料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接着他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了汉朝、隋唐、宋元、明清时期丝绸之路的兴衰历程,从而重点突出古代丝绸之路的“凿空”之旅的特色。杨莹老师以高超的教学技艺,融合跨学科视角,引导学生深度思考,为历史教学研讨提供了优质范例。
福建省福州江南水都中学高级教师练梅英老师开展了以《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为主题的历史观摩课。练老师以课堂任务清单为切入点,巧妙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借助教材与任务清单自主梳理重点知识。在教学中,她聚焦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南北水路联通”,采用任务式学习法,从农业发展、手工业兴盛、商业繁荣三个维度剖析经济繁荣的表现,并通过读图析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信息提取与分析能力。在此基础上,她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经济繁荣的多重成因,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各民族对经济发展的卓越贡献,进而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整堂课突出知识框架构建,注重学生参与度,不仅为历史教学研讨提供了高质量范例,更为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与学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语文学科专场
文䪨悠悠传雅意,考纲细细探新程。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冯直康副教授作题为《课改背景下语文高考的多维指向》的专题讲座。他介绍了新课改以来的表达取向、文体取向、作者取向以及情境取向四种类型作文观。强调培养学生的作文写作要以课程标准、高考评价体系等内容为抓手,以命题趋势反推教学重点。要求教师应掌握高考作文命题的逻辑主线,引导学生从解题转向解决问题,做到应教尽教,助力教师精准备考。
“课改潮头同击楫,下沉路上共栽桃,载得教育三春意,散作八闽万树花”。近年来,我院深耕基层教育沃土,先后深度下沉政和、顺昌、松溪等县域,推动高校与基础教育的联动赋能。通过优质教育资源的精准滴灌与辐射赋能,筑牢县域教育发展的根基,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值此培训契机,期待参训教师以归零心态开启专业新程:在沉浸式研修中汲取前沿理念,于课堂实践中锤炼教学技艺,实现从经验积累到专业跃迁的蜕变升华,为学生创造更优质的教育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