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15日,由福建师范大学参与主办的第二届闽台大圣文化交流论坛在顺昌成功举行。本次论坛承接首届论坛余绪,由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及我校主办,福建省两岸融合发展研究院、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福建省闽台传统文化研究会、顺昌县大圣文化交流协会、福建省顺昌县宝山大圣祖庭管理中心共同承办。福建省文化厅原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郑国珍,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会部(社科普及部)二级调研员刘兴宏,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党委书记陈尚旺,北京师范大学人类学与民俗学系主任萧放教授、台中科技大学应用中文系萧登福教授等海峡两岸专家学者及嘉宾共150余人齐聚顺昌,共同探讨大圣文化的内涵与当代价值,旨在深化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
(摄影 顺昌融媒体徐华山)
论坛分为顺昌大圣文化和闽台大圣文化两个专场,分别由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副院长黄建兴教授和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肖仕平教授主持。来自台中科技大学、台湾华梵大学、高雄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华侨大学、集美大学等海峡两岸高校及福建博物院、福建省文联理论研究所、福建省民俗学会、厦门市博物馆等科研机构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分别作了精彩的研讨发言。他们通过丰富的历史文献和实地调研资料,从历史学、宗教学、建筑学等多学科视角深入阐释了闽台大圣文化的历史积淀和时代内涵。
闭幕式由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林国平教授主持,福建省文化厅原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郑国珍,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与民俗学系主任萧放,福建省文联理论研究所研究员林蔚文及县委书记赵大建进行总结发言。与会学者嘉宾对本次论坛给予高度评价,并表示大圣文化作为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要持续发挥闽台大圣文化交流论坛作为两岸融合发展和沟通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大圣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摄影 顺昌融媒体徐华山)
此外,本届论坛还举办了闽台大圣文献展、实物资料图片展及大圣文创、绘本教材展。其中大圣文创、绘本教材展由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本科生精心创作,以大圣文化为主题,涵盖了生活用品、文具等多个领域,如大圣T恤、手机壳、马克杯、书签、红包壳等。绘本作品以顺昌五圣为题材,画面精美、色彩丰富,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生动活泼。丰富的文创产品为大圣文化的日常展现提供了生动而具体的形式,吸引了与会者的驻足观看。
(摄影 顺昌融媒体徐华山)
除了专题研讨,论坛还组织了实地调研活动。两岸专家学者实地参观了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宝山寺大殿、南天门遗址、双圣庙以及新落成的顺昌县博物馆,在文本之外领略了大圣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现状,感受大圣文化发展新脉动,拓展闽台文化交流新空间。